FastAPI

分类下的所有文章 124 篇文章

数据库连接池:从银行柜台到代码世界的奇妙旅程

FastAPI开发中,Tortoise-ORM的数据库连接池配置对系统性能至关重要。连接池参数如maxsize、timeout和pool_recycle直接影响并发处理能力。通过动态调整连接池大小、集成Prometheus监控和设置告警规则,可以有效优化性能。常见错误如连接池耗尽可通过逐步增加maxsize和优化慢查询解决。综合监控指标和压力测试工具,可以全面评估连接池状态,确保系统稳定性。
阅读更多

点赞背后的技术大冒险:分布式事务与SAGA模式

在微服务架构中,点赞操作涉及多个服务的数据更新,传统数据库事务在分布式系统中失效,需采用SAGA事务模式。SAGA将事务分解为多个本地事务,通过补偿机制保证最终一致性。每个操作需定义对应的补偿操作,补偿操作需幂等,并记录事务状态和实现超时机制。代码实现包括基础模型定义、事务上下文管理器和核心业务逻辑,测试验证正常和异常流程。生产环境中建议添加事务日志、实现定时补偿任务和服务降级策略。
阅读更多

N+1查询:数据库性能的隐形杀手与终极拯救指南

N+1查询问题是ORM中常见的性能陷阱,表现为在查询主对象时,对每个关联对象进行单独查询,导致查询次数过多。以博客系统为例,查询10位作者及其文章会产生11次查询。通过Tortoise-ORM的prefetch_related方法,可以将查询优化为2次,显著提升性能。优化后的实现方案包括使用SQL JOIN语句加载关联数据,并结合FastAPI进行实践。进阶优化技巧包括多层预加载、选择性字段加载和 …
阅读更多

FastAPI与Tortoise-ORM开发的神奇之旅

FastAPI与Tortoise-ORM结合实现全链路开发,涵盖环境配置、数据模型定义、Pydantic模式设计及API端点实现。文章模型包含软删除功能,通过is_deleted字段实现逻辑删除。API支持创建、分页查询、条件更新和软删除操作,确保数据安全与完整性。分页机制通过offsetlimit实现,条件更新使用exclude_unset=True避免未传字段被覆盖。 …
阅读更多

DDD分层设计与异步职责划分:让你的代码不再“异步”混乱

DDD分层架构将系统分为用户接口层、应用层、领域层和基础设施层,各层职责明确。领域层处理同步业务逻辑,基础设施层负责异步数据库操作,应用层协调两者。评论模块使用pydantic定义领域模型,保持业务逻辑完整性。Tortoise-ORM实现基础设施层的异步仓储操作。应用层整合领域逻辑与基础设施的异步调用,确保事务管理策略通过原子操作实现。分层调用规则强调领域对象不包含await调用,仓储接口定义在领 …
阅读更多